美国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双反裁决余音未了,欧盟市场紧随其后,有25家企业已经组团对中国光伏产品提出反倾销申诉。
在多晶硅方面,2011年产量排在前位的保利协鑫和赛维LDK两家企业占据全国总产量的47.3%,行业排名前十的企业占据总产量的比重达到80%以上。今年3月份以来,赛维LDK的订单再次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在全球光伏市场不景气情形下,江西省光伏产业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保持正增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3.7亿元,同比增长3.2%。光伏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01.1亿元,同比增长14.03%到十二五末,我省光伏产业发电装机总容量将达到400万千瓦以上,其中海南地区达到100万千瓦以上。8月16日,共和330千伏光伏汇集站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远期规划目标最终布置36万千伏安变压器4台,330千伏出线6回,110千伏出线24回,装设6万千伏安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4组。本期建设目标为装设36万千伏安变压器1台,330千伏出线1回,110千伏出线7回,装设6万千伏安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1组。在其最辉煌的1996-1999年,皇明凭借创新的太阳能热水器,销售额连年翻番,皇明品牌俨然是太阳能热水器的代名词。
皇明太阳能面临的真正危机并非产品质量问题,而是它的经营模式已经无法支撑高速增长,在太阳能领域开始急速陨落。说别人的产品安装不过关也好,使用劣质材料也好,首先得让自己的产品倍儿棒吧。皇明太阳能劳师动众,把各路记者请到山东省德州市太阳谷微排酒店,召开了一场太阳能行业曝潜强标网筹建发布会。然后是第三次站在上市边缘的皇明,又被打上终止审核的备注,IPO被迫搁浅。
衰落中的皇明太阳能,绝不会因为几个潜规则的曝出就能重新崛起。紧接着,媒体又挖出皇明旗下房地产公司经营的楼盘资金回笼乏力,拖累了主营业务在如此多的麻烦面前,黄鸣无法自圆其说,也无力用事实去给自己漂白,却以忧国忧民忧行业的姿态大揭潜规则,反映的绝不是大无畏的勇气,而是无力回天的叹息。
自己的品质尚且难以保证,忽然跳出来说行业太糟糕,指斥同行的作为扰乱了行业的发展,就有些滑稽的味道了。其二,太阳能产品支架大多用低劣材料制造而成,结构强度弱,很易氧化,风吹日晒后可能被大风吹倒,从而导致安全事故。考虑一下企业的下一步路该怎么走,让众多跟着自己打拼多年的皇明员工不至于砸了饭碗,才应该是黄鸣当下最紧迫的事情吧。近几年来,皇明的业绩却每况愈下,资料显示,2008-2010年,其净利润率分别只有12.47%、7.97%和4.01%,在盈利能力不断下降的同时,曾经一度达到30%的市场份额也大为萎缩。
进入2012年以来,皇明太阳能更是跌入舆论的漩涡备受诘难。先是风传黄鸣与山东一位被双规的副省长有关联,在德州低价拿地方面得到特别关照。公开报道显示,就在几个月前,山东一家宾馆使用了三年多的皇明太阳能热水器就发生了一起爆炸事故,引发人们对于太阳能热水器安全性的担忧,尽管皇明方面辩称这是由于用户使用不当所致,但水垢堵塞管道的说法也难以让皇明逃出它自曝的材料劣质这一潜规则的怀疑。当人们对于皇明太阳能的兴趣渐渐消退之时,一个专曝行业潜规则的新闻发布会却让它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而冲在最前面揭黑的主角,正是面临内忧外患困扰的皇明太阳能董事长黄鸣。
太阳能行业就是狗娘养的行业近年来新能源产业遭遇产能过剩、国外双反等多重窘境,多家新能源巨头企业纷纷深陷泥潭。
其实我们这次能够侥幸躲过光伏的危机确实是理性思考。黄鸣说,2000年他曾经周游列国考察过光伏市场和技术,曾经预料光伏市场一定会大发展,但当时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没有投资,一直在观望市场。
皇明如果能够像今天来这儿淡定地面对这些事情,或者非常轻松来面对,包括皇明的一些风波,而且就是所谓自卫反击,弹指一挥间就把这事解决了,关键是激烈的思考。黄鸣说,对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行业和产业,我们还是多研究研究人家的发展史,多吸收人家的经验和教训,这次未必是一个坏事。主要是我当时没有头脑发热,而是理性思考。人家都是太阳能的老大,我个人是看不破的东西不能干,而且我很庆幸的是把那笔钱投在太阳股了,同时在光伏、光热方面进行大量的投入,使现在光伏在冬天的时候,光热还能够发展。黄鸣说,现在中国真正入世国际化接轨也就七八年时间,人家走过的弯路和损失还没有经过,我们必定要经历这些,但是我希望损失不要太大,光伏、太阳能、新能源产业,尽管国外没有一个可参照的,但是其他行业发展历程、发展曲折,我们是可以学习的。现在的光伏是一个中间产品,不直接面向消费者,我们现在投的是太阳能的草坪灯、景观灯、遮阳板、BIPV这些东西等等,我们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终端利用产品,所以这些刚才说的光伏企业都是我的上游企业,他们价格现在降了好几倍,我都是受益产业。
我们在光伏上也投了一些,但是我投的是终端产业,投的国内市场,通过国内市场走向国外。国内太阳能龙头企业皇明太阳能董事长黄鸣在做客中新网视频访谈间时表示,早在2000年他就曾在世界各国进行调研,经过理性思考放弃扑进光伏市场
黄鸣说,现在中国真正入世国际化接轨也就七八年时间,人家走过的弯路和损失还没有经过,我们必定要经历这些,但是我希望损失不要太大,光伏、太阳能、新能源产业,尽管国外没有一个可参照的,但是其他行业发展历程、发展曲折,我们是可以学习的。皇明如果能够像今天来这儿淡定地面对这些事情,或者非常轻松来面对,包括皇明的一些风波,而且就是所谓自卫反击,弹指一挥间就把这事解决了,关键是激烈的思考。
主要是我当时没有头脑发热,而是理性思考。黄鸣说,对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行业和产业,我们还是多研究研究人家的发展史,多吸收人家的经验和教训,这次未必是一个坏事。
国内太阳能龙头企业皇明太阳能董事长黄鸣在做客中新网视频访谈间时表示,早在2000年他就曾在世界各国进行调研,经过理性思考放弃扑进光伏市场。黄鸣说,2000年他曾经周游列国考察过光伏市场和技术,曾经预料光伏市场一定会大发展,但当时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没有投资,一直在观望市场。其实我们这次能够侥幸躲过光伏的危机确实是理性思考。近年来新能源产业遭遇产能过剩、国外双反等多重窘境,多家新能源巨头企业纷纷深陷泥潭。
我们在光伏上也投了一些,但是我投的是终端产业,投的国内市场,通过国内市场走向国外。人家都是太阳能的老大,我个人是看不破的东西不能干,而且我很庆幸的是把那笔钱投在太阳股了,同时在光伏、光热方面进行大量的投入,使现在光伏在冬天的时候,光热还能够发展。
现在的光伏是一个中间产品,不直接面向消费者,我们现在投的是太阳能的草坪灯、景观灯、遮阳板、BIPV这些东西等等,我们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终端利用产品,所以这些刚才说的光伏企业都是我的上游企业,他们价格现在降了好几倍,我都是受益产业据证券时报网消息,8月8日,美国投资机构Maxim Group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在中国前十大太阳能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债务累计达到1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13.94亿元),整个行业已接近破产边缘。
为什么一夜之间,这么多的光伏企业做起来?门槛太低,恶性竞争是难免的,黄鸣说。日前媒体报道,尚德、赛维等光伏行业巨头巨亏,濒临破产边缘,对此皇明太阳能董事长黄鸣在接受中新网访谈时表示,这不是哪个企业的问题,这是整个行业的问题,光伏投资门槛低,恶性竞争难免。
对此黄鸣在接受中新网访谈时,明确指出这不是哪个企业的问题,这是整个行业的问题。Maxim Group特别指出,国内行业巨头江西赛维和无锡尚德破产的可能性最大。通过30年宣传,你们成功让大家关注了能源危机,但你们也误导了世界,尤其是中国光伏界,导致一万个亿投入到了光伏。2012年中国500强亏损公司中,7家新能源企业累计亏损160.61亿元,光伏企业更是集体领亏。
对于中国光伏业的盲目投资,黄鸣痛心指出,我们在投资的时候,一定要理性分析,不要跟风,过于乐观的去评估未来,没有考虑差异化。此后,黄鸣更将矛头指向德国等光伏发展较早国家,他说:在国际上面对德国、丹麦、瑞典等能源部长时,我直接对他们说,光伏目前的境况,都是你们惹的祸
为什么一夜之间,这么多的光伏企业做起来?门槛太低,恶性竞争是难免的,黄鸣说。日前媒体报道,尚德、赛维等光伏行业巨头巨亏,濒临破产边缘,对此皇明太阳能董事长黄鸣在接受中新网访谈时表示,这不是哪个企业的问题,这是整个行业的问题,光伏投资门槛低,恶性竞争难免。
对于中国光伏业的盲目投资,黄鸣痛心指出,我们在投资的时候,一定要理性分析,不要跟风,过于乐观的去评估未来,没有考虑差异化。Maxim Group特别指出,国内行业巨头江西赛维和无锡尚德破产的可能性最大。